如果愛自己的孩子請不要天很晚了還帶他們出去溜達
今天是周末,兩個孩子均休息了。剛好我姨媽也來我家小住。晚飯后,妻子說要帶孩子們和老人去廣場轉一轉。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出去廣場玩。但今天,這件事情卻遭到了80歲老姨媽的反對。
你可能以為是我老姨媽身體吃不消。其實不然,老姨媽80歲依然身體健康。一雙裹著的小腳走起來還是虎虎生風。那究竟是何原因呢?
圖片源自網絡,與文章內容無關
老姨媽說,孩子晚上出去逛會看到不干凈的東西。這不是迷信嗎?就這,老姨媽居然給咱講起了她撫養孩子的經歷來。聽起來像是鬼故事一般。
我是不相信這些,但處于好奇上網搜了一下。結果,晚上不帶孩子出去轉還是很有科學道理的。
不帶我玩,還跟我講什么科學?
第一,孩子在小的時候一般都缺乏安全感,他們的腦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善。對事物的認識也不全面。所以,在晚上出門容易讓孩子產生視聽錯覺。很容易被驚嚇到。在光線昏暗的狀態,偶爾出現視聽錯覺有時候大人也難以避免。所以這一點是我們不能質疑的。
第二,晚上出去以后,尤其在夏天,蚊蟲肆意飛舞。孩子在無論如何也逃不過蚊子的叮咬。被蚊蟲叮咬之后,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。也會因為這些原因哭鬧,影響到全家人的休息。
第三,晚上出門安全隱患非常大,尤其在路邊玩耍。車來車往,一不小心孩子就會私自跑到馬路上去玩耍。而開過車的朋友們都知道,開車本身就存在很多的視覺盲區。尤其在晚上,盡管車燈是開著的。但這也不代表你能夠看清一切。所以晚上出門交通安全不能更好得到保障。
教孩子懂得交通規則
第四,因為有些地區早晚溫差非常大,所以孩子出門可能會引起感冒之類的疾病。因為孩子很小的時候,體溫調節中樞還沒有發育完善。抵抗力也較為低下。
那么,難道是要把孩子禁足在家里不成?當然不是,注意一下幾點還是可以的。
1.一般晚上十點后就不要帶孩子出去溜達了。如果孩子有九點睡覺的習慣,就在九點之前回家洗漱準備睡覺。科學研究表明,孩子保持晚上十點到早晨七點睡覺,有助于生長激素的分泌。
2.如果當地溫差大,一定要給孩子增減衣服,防止著涼。
3.盡量帶孩子到開闊,安全的地方玩耍。不能讓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。
4.早回家。因為回家太晚,孩子玩的時間過長,玩的過于興奮,往往會影響睡眠。甚至可能因為帶他們看看電影都會出現做惡夢之類的情況。
周六,九月五日,庚子年七月十八
來源:www.toutiao.com